2021,什么技術影響我們商業?什么技術又會改變格局?
12月17日,在2020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信技術年會上,2021通信產業十大技術趨勢正式發布。
作為堅持15年的趨勢發布,信息通信產業十大技術趨勢以它的權威、專業、前瞻贏得了產業鏈廣泛認可。每年大會發布的判斷,代表了《通信產業報》全媒體在凝聚產業共識基礎上對未來一年技術市場方向的前瞻。
那么,在“十四五”開局之際,在面臨前所未有大變局當下,在各種不確定因素和多維形勢疊加之下,2021通信產業技術趨勢如何?在經過廣泛的產業提名、意見征求和網絡互動基礎上,在2020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信技術年會上,《通信產業報》全媒體總編輯辛鵬駿正式發布了2021通信產業十大技術趨勢。
1、【5G】
升級用戶體驗 深化行業融合 5G創新步入價值兌現時代
受疫情影響,雖全球5G網絡建設與應用以不同進程推進,但2021年全球5G規模發展態勢不變。升級終端用戶服務體驗,深化垂直行業應用融合將是2021年5G技術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以增強覆蓋、小包傳輸、DC-CA(雙連通性CA)等代表的技術,將進一步提升網絡基本能力。增強網絡切片、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更精確的定位等技術將進一步提升網絡服務能力。
以AI、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為代表的“5G+”技術應用也將持續深化,助力5G行業應用落地。在AI方面,采用智能業務感知及網絡感知的“邊端跨層優化”,將成為5G+AI亮點。2021年全球產業鏈進一步關注開放智能云化無線接入網發展,以無線智控平臺、開放接口、開源軟件、開放參考設計硬件、內生智能為代表的相關技術方案將備受關注。這些創新技術,將助推5G增強性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靈活性,特別是有效使能新興的“應用集成開發商”,加速滿足千行百業定制化5G應用落地。在5G新基建高速發展之后,2021年5G將真正迎來商業價值兌現的行業應用時代。
2、【云網融合】
與5G同生共促 云網融合成電信業深度轉型大方向
在5G和新基建加速推動下,云網融合成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驅動,三大運營商也將“云網融合“列為戰略業務。云網融合將基礎網絡與云服務能力相結合,實現網絡與云的敏捷打通、按需互聯,并體現出智能化、自服務、高速、靈活等特性。云網融合既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深化供給側改革的必然結果。
5G加速云網融合,云網融合為5G賦予更多內涵。5G+云網融合能夠充分利用網絡切片能力,按需定制,提供高安全上云服務。隨著5G SA的規模商用,電信運營商正在推進5G SA在云網融合領域技術能力創新,推出豐富的云網融合產品,為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行業應用賦能。與此同時,云網融合無法一蹴而就實現,而是需要從資源和數據、運營管理和業務服務、能力開放維度不斷提升,最終實現云網一體。
3、【邊緣計算】
迎技術發展拐點 邊緣計算走進舞臺中央
5G時代,80%的數據和計算將在邊緣發生,隨著5G新基建不斷加碼,邊緣計算設施部署開始在更大規模上產生效益。在產業鏈各方的努力下,邊緣計算開啟了“乘風破浪”之旅。5G To B類業務中重點滿足垂直行業大帶寬、低時延、安全私密性要求,使能企業數字化升級;5G To C類業務中重點滿足“CDN+內容”下沉,本地進行計算和存儲,助力“視頻消費再升級”。目前,邊緣計算仍處于規模商用的初級階段,產業鏈各方對邊緣計算的需求強烈。
可以預計,2021年是邊緣計算發展的拐點,在2021-2023年開始大規模進行商用化部署,2023年以后邊緣計算或真正進入規模商用階段。邊緣計算發展所面臨網強云弱、路徑選擇、平臺聚合、運營打通、服務轉型等挑戰亦會逐步待解。
4、【光通信】
400G商用800G初現 光傳送網向超高速挺進
隨著主導運營商單波200G骨干網部署啟動,400G全光網商用實驗的完成,光通信網絡速率正從100Gbps向200Gbps、400Gbps加速發展,以滿足5G及千兆光網絡商用后日益增長的流量需求。但是業界對光速的追求并未停止,產業鏈廠商正積極研究800Gbps技術,開發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并且率先在俄羅斯、土耳其等國開展現網部署或實驗。
從單波200G到400G系統,再到未來的800G,乃至1T,業界不斷引入新技術,推動光傳送網持續擴容升級。與此同時,光傳送網的發展也加快了光通信廠商的技術創新,降低以G.654.E為代表的新一代光纖的衰減系數,提升光信號在此類光纖中的無中繼傳輸距離,帶動光傳送網向超高速方向挺進。
5、【衛星互聯網】
新基建政策助推 衛星互聯網迎新發展
隨著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以及馬斯克“星鏈計劃”的實施,衛星互聯網正前所未有受到關注。衛星互聯網通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信息處理的巨星座系統,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等通信服務。
目前“星鏈計劃”雖然降低了衛星的發射成本,但未在衛星通信技術本身取得突破性進展。衛星互聯網面臨著頻譜利用率低、每比特能耗高以及建設和運維成本高等問題。衛星互聯網發展需要在衛星星間鏈路組網技術、終端天線技術以及開拓更高頻段的技術上進行突破。我國的低軌衛星通信系統處于起步階段,但我國在衛星制造和火箭發射、衛星通信、5G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基礎,在相關產業鏈各環節均有布局,具備了大發展的基礎。隨著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政策和產業鏈的積極互動以及5G發展的基礎,2021年衛星互聯網迎來新契機。
6、【安全】
安全場景“繁復化” 量子互聯網迎發展“窗口”
隨著信息技術貫穿各個行業的研發、生產、管理、服務等多個環節,安全正成為產業數字化的重要基礎,供應鏈協同安全、5G應用安全、“黑灰產”生態化等成為企業數字化過程中的重要挑戰,安全問題逐漸演變為涉及政策、法律、標準、技術和應用的全域治理問題,未來網絡能力將更加多樣化,而量子互聯網作為基于量子通信技術產生和使用量子資源的新型功能網絡,將帶來網絡安全、計算,以及科學上的飛躍,應用前景巨大,發展量子互聯網,基礎研究的突破十分關鍵。
從長期看,發展量子互聯網需要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量子計算等領域全方位的突破,目前,美國和歐盟先后出臺重量級量子技術戰略性文件,將量子互聯網作為發展目標,得益于國家的戰略支持和前瞻部署,中國在量子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方面也具備了堅實基礎,預計2021年產業鏈將進一步加強對量子通信等技術標準的跟蹤,在相關設備和網絡標準技術應用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量子互聯網也將為通信產業開啟新藍海。
7、【終端】
挺進5nm、軟硬件協同、泛終端爆發 終端設計步入5G“深水區”
終端處于通信產業鏈的末端,卻是設計、創新、技術等集大成者。面向5G大潮,手機設計在2020年邁上新高,高刷新率、防抖、變焦等屏幕和影像技術作為競爭“高地”已經步入全新階段。隨著高通、海思、三星等廠商“落地”5nm 5G SoC,2021年,5G手機將全面挺進5nm時代。手機設計在攝影、電池、屏幕、輕薄化等層面也不會止步,終端廠商更將在軟硬件協同上加強研發,UI系統、多屏協同成為新的競爭焦點。
與此同時,隨著5G芯片方案和關鍵器件的進一步成熟和升級,以及5G模組價格逐漸降低,5G泛終端迎來最佳發展窗口期。預計在2021年,5G泛終端百花齊放,進入創新爆發階段。整體終端產業將“適度超前”,進入5G“深水區”。
8、【器件】
應對高速率高價值場景 硅光子器件產品商用加速
隨著5G商用持續推進、光通信網絡建設以及數據中心擴容,為應對不斷增長的流量需求,具有高集成度、高速率、低成本、低功耗等優勢的硅光子器件產品引起產業界廣泛關注。不過鑒于在25G光模塊應用上,硅光子還不夠成熟,芯片和封裝成本、功耗優勢都沒有得到發揮,因此硅光子技術更適用于開發更高附加值、更高技術難度的產品,比如50G光模塊,以及400G、800G相干光模塊產品,應用于5G前傳、高速光網絡,以及大規模數據中心建設。
目前,一些國家面向數據中心的基于硅光方案的400GbE產品已經出現,在國內,亨通、阿里巴巴等廠商的高速硅光模塊產品也已出貨,其他廠商的相關產品也有望于2021年發布。這意味著,基于硅光子技術的高端光器件產品已經成熟,即將開啟商用。
9、【工業互聯網】
多維技術融合乘數效應凸顯 工業互聯網走向實踐深耕
在新基建的強力推動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顯示出了強大生命力,正從最初的概念先行逐步發展為產業生根。尤其是與新興技術融合加深,5G R16標準的凍結,使得5G工業互聯網融合作用實現“加法”向“乘法”轉變,融合應用落地加速實現。
數字仿真、數字孿生在工廠應用開始起步探索,未來至少70%的制造商將使用數字孿生技術進行流程仿真和場景評估。工業互聯網與AI的應用場景正在集中爆發,在設備管理、生產質量分析,制造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領域都有可規?;瘡椭频陌咐粩嗦涞?。5G、AI、數字孿生、邊緣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已成為加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為通信技術提供廣闊的TO B舞臺,2021年工業互聯網將呈現由虛向實,供需兩旺態勢。
10、【6G】
緊貼DICT深度融合主線 6G研發打響“發令槍”
移動通信系統每一次更新換代都有顛覆性的技術引領??傮w上,當前處于6G新概念、新技術的培育期,全球正在緊貼DICT(ICT+DT)深度融合發展主線,在網絡內生智能、內生安全、端到端軟件定義架構、微服務架構、星地融合架構、感知通信一體化架構、新頻譜技術、創新型無線傳輸技術等領域尋求突破。
隨著3GPP規劃將于2023年開啟對于6G的研究,并將于2025年下半年開始對6G進行標準化,6G研發也正式打響“發令槍”,全球主要通信國家正式啟動6G研發,在這其中,隨著5G新基建的深入推進,中國也正積極推進6G的研發建設??梢灶A見,2021年業界6G的研發密度和強度持續提升,更多的產業鏈將步入6G研發的新航道。
通信產業大會暨通信技術年會始于2006年,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14屆,匯聚通信產業政府主管領導、專家、杰出企業家,成為中國通信產業一年一度行業嘉年華活動。大會每年發布的本年度十大事件和下年度十大技術趨勢,已成為行業風向標。12月17日舉行的2020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信技術年會以“開局十四五:信息通信的機會、挑戰與創”為主題,吸引了來自超過300多位的產業鏈領導和專家參與,線上直播有超10萬人在線參與。
近三年通信產業十大技術趨勢
2020通信產業十大技術趨勢
1.【5G】R16凍結R17就緒,5G to B時代真正來臨
2.【邊緣計算】從試商用到商用,邊緣計算不邊緣
3.【核心網】控制面集中 轉發面下沉,核心網演進助推網絡更開放
4.【物聯網】多連接技術并存 AIoT走向普及,BIoT成新亮點
5.【AI】深度學習演進提速 智能語音更加成熟,AI安全隱患凸顯
6.【區塊鏈】搭建BaaS平臺,區塊鏈即服務加速應用落地
7.【網絡安全】從被動到主動,網絡安全防御走向AI化、平臺化
8.【手機設計】5G成標配 顯示影像常態化進階,手機設計穩中有變
9.【工業互聯網】5G與AI加持,工業互聯網從建好平臺邁向用好平臺
10.【數字孿生】從使能技術到轉型新范式,數字孿生成數字社會新方法論
2019通信產業十大技術趨勢
1.全部標準凍結、端到端系統成熟,5G全場景預商用來臨
2.網絡管理AI化,通信網奔向“自動駕駛”
3.業務統一承載、應用智能管理,網絡云化持續深入
4.AI賦能、SD-WAN業務優先,網絡重構緊跟5G商用步伐
5.邁向更大帶寬、滿足更高容量,5G承載網全面提速
6.商業模式明晰、生態日趨成熟,邊緣計算按下加速鍵
7.突圍智能傳感、迭加人工智能,物聯網應用走向縱深
8.從C-V2X駛向5G-V2X,車聯網漸入佳境
9.標準完善、核心器件突破,量子通信應用深入
10.標配5G、AI定制、可折疊屏量產,手機設計新趨勢呼之欲出
2018通信產業十大技術趨勢
1.R15標準終結、高低頻劃定,5G預商用開啟
2.鋪路5G、撐大管道,千兆LTE成現網部署焦點
3.NB-IoT規模部署、eMTC商用開啟,物聯網連接步入爆發期
4.三層解耦持續推進、SD-WAN攻堅深入,網絡重構入佳境
5.接入光纖化、傳輸光交換,全光網時代真正開啟
6.百兆網絡更普及、4K生態漸成熟,大視頻基礎業務地位初現
7.資源和能力協同配置,云計算邊緣計算混搭成常態
8.數據分析技術再上臺階,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結合日趨加深
9.語音交互漸趨成熟,視覺識別成AI熱點
10.全面屏刷新手機設計模式,AI植入與人臉識別成新常態